商洛新闻网

以身作则传扬好家风

来源:商洛日报

从丹凤县城驱车20来分钟,来到龙驹寨街办古城社区五组一户人家,不大的院落中满溢着丰收的景象。

确定取消订阅
  • 取消
  • 确定
商洛新闻网-齐国础 小编
2019-10-20 11:12:22
订阅

从丹凤县城驱车20来分钟,来到龙驹寨街办古城社区五组一户人家,不大的院落中满溢着丰收的景象。金黄的玉米一串一串整齐地堆叠在屋前,身穿迷彩服,皮肤晒得黝黑的张清山正同妻子在院子里一粒一粒地剥着花生。张清山双眼有神、谈吐清晰,看起来精神极了,如果不是花白的头发,很难让人相信他已经76岁。 
  十来岁的时候,张清山先后失去了母亲和父亲,只留下他和不到10岁的妹妹相依为命。生活的困境愈发磨砺了张清山,让他更加吃苦耐劳,更加意志坚定。1964年,张清山响应祖国号召,报名参军,成了总参通信兵8131部队34分队的一名解放军战士。到了部队后,在战友的帮助下,张清山发奋学习,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,大小工作他都主动去干,勇于完成各项任务,连年被评为“五好”战士,于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6年的军旅生涯,成为他回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 
  1970年3月,张清山到商镇区棣花公社任武装干部,历任武装干事、武装部长、党委委员、革委会副主任。相册中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他当时的慷慨激昂。“这是许家沟民兵副连长许秋芷在教三十六句俄语训练,这是陈家沟民兵连长在拉土镇的坝面,这是条子沟民兵连做战术接敌前的动作,低姿前进……”张清山指着照片一张一张地介绍道。 
  自2003年退休后,张清山决心要将艰苦奋斗的作风传递下去。他回到古城社区,与妻子种了四五亩地,过着忙碌且充实的生活。“人到地里掰苞谷越掰越有劲,今年能收2500多斤苞谷和100多斤花生哩。”老人看着院子里的玉米和花生,高兴地告诉记者。当问到年龄大了,又不愁吃穿,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地时,老人说:“我虽然退休了,但不能忘记艰苦奋斗啊,种地既能吃上新鲜蔬菜,还能锻炼身体。” 
  当他发现古城社区的老年协会常年处于瘫痪状态,便上下奔走,争取资金购置了活动器材和办公设施。经丹凤县、古城镇老年协会与社区两委协商,让张清山任社区老年协会常务副会长。他反复琢磨,建立了一套协会的规章制度,组建了领导班子,坚持定期组织社区老人开展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。逢年过节,组织人员慰问高龄老人和困难老人。一次走访中,张清山了解到老人吴三女的养女吴雀20岁了还没有户口,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。他和朋友一起辗转了十几个部门,终于解决了吴雀的户口问题。吴三女父女感动得热泪盈眶,为社区老年协会送了一面写着“真诚办实事、情系老年人”的锦旗。从此张清山老人成了古城老年协会的名人,成了各老龄办学习的榜样。 
  在家里,张清山制定了“勤劳、节俭、创业、诚实、律己、守法、爱岗、敬业”的家规。每年过年都自编对联,鼓励儿女艰苦创业,勤俭持家。要求儿女做到的,他和妻子都以身作则,作好表率。他的妻子陈竹存吃苦耐劳,能织能纺,在困难时期,纺线织布换钱补助家庭,使家业慢慢走向昌盛。张清山虽然家庭条件不错,但生活十分节俭,常常穿着旧军装,很少购置新衣裳,从不浪费一粒粮。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儿女们都严格遵守家规,传承家风,生活得幸福美满。 
  今年来,一本名为《艰难坎坷路、奋斗写人生》的画册在丹凤广泛流传开来。这本自掏腰包制作的画册记录了张清山平日里对生活、工作的点滴感悟。“我从2016年开始整理,直到今年了才出出来,出这本画册主要是我对现在的年轻人不放心。这本画册内容来自我的工作随忆录,目的是传承正能量,光启后人,使后辈爱岗敬业,干好党的工作。”张清山目光诚恳地说。

0

推荐
评论
暂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取消 写评论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