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洛新闻网

爱党,爱中国

来源:商洛日报

​面前这位老人叫李文臣,4年前我们见过一次。家里人说老人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,听力也愈发不好了,重复很多遍可能还会听错。“现在还关注商洛吗?”“近几年回去过吗?”“您觉得社会发展得快不快?”

确定取消订阅
  • 取消
  • 确定
商洛新闻网-张矛 小编
2019-08-19 07:51:40
订阅

面前这位老人叫李文臣,4年前我们见过一次。家里人说老人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,听力也愈发不好了,重复很多遍可能还会听错。“现在还关注商洛吗?”“近几年回去过吗?”“您觉得社会发展得快不快?”……当记者一遍比一遍更高声地问这些问题时,老人认真却又很费力地听之后,向我摆摆手。直到我在本子上写下“建国70周年”几个字时,老人嘴角动了动,慢慢地说出了五个字:“爱党,爱中国”。 
  李文臣老人今年98岁,现住在西安市潘家村商洛运输公司家属院一栋很有年代感的楼房内。房内空间较小,大概只有五六十平方米的样子。我们去时,老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,电视里画面不停地闪烁,老人似在看,又似没看。他一双手搭在膝盖上,那是一双已经有所变形的手,因为十分瘦的缘故,骨头非常明显,手也只是一直蜷缩着,指头无法伸直。 
  我们的采访在一次次语言沟通失败后,换用了文字的方式。我用笔写下想要询问的问题,老人口述给我答案,很多时候老人也只是摇摇头,表示一下记不得了。我们从他的子女以及过去整理的资料里了解到了一些老人的经历。 
  老人出生于1921年。19岁那年,他自愿参军,加入郭宝珊的富甘独立营,在独立营一年之后,因为当时边区在经济上产生了很大的困难,在一段时间里,战士们几乎没有衣穿,没有油吃,甚至吃粮都成了问题。党中央提出在边区发动一场军队屯田和鼓励生产的群众运动,他便随部队在甘泉县开荒种地,开展大生产运动。几年的大生产运动,不仅缓解了军民供需,并为继续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在参加生产运动期间,老人还获得了十几枚勋章。 
  老人几次在战争中“死里逃生”。那是第一次上战场,他所在的部队要攻进一个县城,他们连队里140多个人的任务就是爬云梯,作为攻城的第一梯队,要把城攻下来。那时的景象他这一辈子都难以忘记,炮弹从周围纷纷落下,一眨眼的工夫一个战友就没了。但是在那个生死关头,战士们想得最多的是要顺利完成目标,把城攻下来,否则会死伤更多的战友。“我就一直往前冲,躲过了一个又一个子弹,最后幸运地活了下来。”老人说。当时与他一起的140个战友,在攻城结束后只剩下了12个。那次战役,最终获得了胜利。但具体是哪一场战役,老人已经记不清楚了。 
  1947年,老人所在的部队跟胡宗南部队打仗期间,他得了一场重病,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状态。在一次昏迷过程中,战友以为他已失去意识,便用担架将他放在一个破窑洞里,部队继续向前行进。在破窑洞昏迷一晚上之后,老人又自己醒了过来,逐渐恢复之后,老人又追上了部队。 
  解放战争时期,老人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参加了临汾战役和太原战役,在这一时期,老人还曾任迫击炮连连长。但遗憾的是,关于这段时期的详细经历老人也已记不起来。 
  1951年,李文臣上了高级步校。1955年毕业之后,就分到了西北军区警卫营。1957年到长安步校进修学习,一年后,所有的干部都转业到地方,老人就转业到了西安的鲁家村。老人在关中汽车运输公司工作,后被安排到商洛运输公司,退休前,老人任公司党总支书记。 
  李文臣是一个极其俭朴的人。其女儿告诉记者,老人一生都保留了延安时期的作风,吃饭时不让饭粒洒在饭桌上,碗里的饭粒一定要吃干净。老人也从来不吃肉,平时最爱吃的就是糊汤,生活过得节省而简单。老人常说:“战争年代过来的人,能活下来都不容易,我算是有福气的。”采访期间,老人几次示意我们,让我们喝水、吃水果。其女儿说:“我跟父亲讲了你们要来采访的事,他嘴里没说,但能看出来很高兴。”在他们心里,没有被历史和后人遗忘便是最好的安慰。 
  老人的女儿回忆起过去到商洛的经历,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,他和父亲去商洛,那时候觉得山里面可荒了。2014年再去时,感觉到变化很大,风景很美,是一个旅游生活的好去处。 
  老人的一生,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、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。革命年代,不畏艰险,英勇奋斗,为夺取革命胜利作出了贡献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为新中国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心血。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“爱党,爱中国”。

0

推荐
评论
暂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取消 写评论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