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洛新闻网

丹凤县梅庄村“三变”改革带领全村走上脱贫致富路

来源:商洛新闻网

丹凤县梅庄村距丹凤县城47公里、武关镇15公里,该村原本是一个边远山区的贫困村,但通过发展集体经济,探索出“支部+集体经济+公司+村干部+贫困户”的模式,到2018年底,全村人均纯收入9737元,甩掉了村集体经济“空壳子”帽子,顺利实现整村脱贫出列。

确定取消订阅
  • 取消
  • 确定
商洛新闻网-田芊 小编
2019-08-15 17:00:59
订阅

商洛新闻网讯:丹凤县梅庄村距丹凤县城47公里、武关镇15公里,该村原本是一个边远山区的贫困村,但通过发展集体经济,探索出“支部+集体经济+公司+村干部+贫困户”的模式,到2018年底,全村人均纯收入9737元,甩掉了村集体经济“空壳子”帽子,顺利实现整村脱贫出列。

 “三变”改革盘活资源 干部带头入股创业

梅庄村地处两县交界、山大沟深、人均耕地面积少,地理条件差,全村265户1088人,有建党立卡贫困户68户241人。长期以来,群众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,由于需要照顾老人和病人,陪同孩子上学,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和弱劳动力不得不“留守”乡村,加之传统的油桐、香菇产业经营分散、管理粗放,群众增收十分有限,脱贫难度大。

面临难题,2018年初,该镇党委书记、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、村“两委会”在一起多次研究,最终选择了环境资源适宜、产业传统悠久、技术成熟的香菇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。同时,利用与相邻的毛坪村土壤气候相似、人员技术交流频繁的优势,发展茶叶产业,利用光照时间长的优势发展光伏发电产业,形成了“一体两翼”的产业发展格局和“党支部+股份经济合作社+公司”三位一体带贫兴农模式,通过组织共建、收益共享、风险共担,有效激活了村集体经济。

丹凤县梅庄村支部书记阮联航告诉记者,起初没有运转资金,为了壮大集体经济,使全村实现脱贫,他带头出资10万元,剩下6名村干部每人出资3万,40户贫困户每人5000元,加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资60万元,共筹资108万,于2018年5月11日成立了丹凤县丹菇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并注册了“秦岭丹菇”商标。“到2018年底,我们村发展了村集体袋料香菇15万袋、户集中连片30万袋,公司实现营收36万元,向入股贫困户发放了产业补助15万元,务工工资4.8万元。”

产业发展见实效 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

“把这个网要全部卷上去,太阳一出来要把它放下来,要注意通风、注意看温度,如果中午温度过高要及时进行浇水和降温,防止袋子破裂。”梅庄村监委会主任刘晓有正在对种植户田吉林进行指导。

田吉林是梅庄村刘槐组村民,今年46岁,因为患有心脏病一直生活在村里,在养殖香菇之前,一家四口只能靠种植玉米、小麦等庄稼生活,自从村里发展了香菇产业,从2018年春开始,就在这里务工,每年大概能挣近6000元,当护林员每月能拿到430元,加上入股分红和补助,家中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。

“在这里种植香菇,村上的技术员会给予一定的指导,种植起来也不会很难,在起初筹集资金时,看到村支书自己拿出了10万元,我们贫困户们心中也对发展有了信心,纷纷入股,现在的收益越来越好,以后会更加努力,依靠我们的勤劳致富。”田吉林说道。

据介绍,梅庄村运用丹菇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的108万元总投资,着重解决散户人、财、物不足的大问题,流转土地60亩、建成香菇大棚60个,建设了容量400立方米的气调库,在香菇市场价格低迷时做好存储,待市场价格回升后进行出售,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。此外,公司还联合香菇生产大户,逐步整合了全村香菇销售,通过洽谈引进大客商3户,掌握香菇议价权,香菇售价稳步上升,影响逐步扩大,从52元/千克提升到64元/千克。2018年共卖出70多万元,人均收入9737元。

“我们公司将通过电商扶贫,把我们‘秦岭丹菇’品牌打响市场,发展好自身产业,继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,让贫困户也能有持续稳定的增收。” 阮联航说,下一步,梅庄村将坚持抓党建带产业促扶贫工作思路,巩固集体经济发展成效,不断深化初加工产业,扩大产业规模,形成复合型产业链结构,提升产业带贫益贫效能,打造幸福、美丽、和谐的“生态梅庄、美丽家园”。 (记者:田芊)

0

推荐
评论
暂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取消 写评论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