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
今天是

大力实施六大战略 推动丹凤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

来源:商洛政府研究
发布日期:2023-02-03 09:24:37
1644
发表于陕西

      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征程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,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、确立了行动指南。就丹凤而言,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就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聚焦全市打造“一都四区”总目标,立足县情实际,瞄准短板弱项,以“一县五区”建设为抓手,大力实施“项目建设、工业转型、旅游三产、乡村振兴、城镇提质、社会治理”六大战略,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。

21.png

       一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

      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要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”。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“顶梁柱”,没有好项目、大项目,就没有高质量发展的后劲和基石。一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。牢固树立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严格落实公开承诺、定期晾晒、调度推进、观摩拉练等制度,重点抓好新雨丹中药科技产业园食药园、棣花三产融合示范园、中天禹辰智能制造产业园、青峰水库等投资过亿元项目,推动丹凤酒庄、山水致诚肉类精深加工、西北种猪繁育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,持续做好鱼岭抽水蓄能电站、北部现代材料产业园、天然气液化调峰及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,真正以大项目促进大投资、支撑大发展,形成一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“新引擎”。二是全力抓好谋划储备。结合国家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、专项债新增支持领域和绿色循环发展方向,围绕“3+3+3”产业体系、新型城镇化、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,策划一批新基建、新能源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,滚动做好项目的谋划储备,确保高质量项目源源不断。积极落实“三个一”制度,定期赴省市沟通对接,及时掌握政策动向,持续加大资金争取,做深做实项目前期,力争有更多项目列入中省计划。三是聚力做强招商引资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,善用“投行思维”,紧扣“3+3+3”产业体系、5大产业集群、10大产业链,围绕重点区域、重点企业、标准化厂房、在外乡党,大力开展精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和千名干部大招商,招引落地一批优质资本和优秀企业。积极做好丝博会、康养产业信息发布会等签约项目跟踪对接,全程做好服务保障,推动已签约项目快速落地建设,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新突破。

       二、把工业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

       工业是经济发展的“压舱石”。我县工业基础薄弱,总量小、底子差,推动高质量发展,必须以技改扩能、扩产增量为抓手,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,推动工业转型升级,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。一是狠抓现有企业扩产达效。深入开展“百名局长行长联企纾困”活动,积极落实政银企座谈会、企业家早餐会等制度,加强企业运行监测,跟踪做好服务保障,“一企一策”纾困解难,推动尧柏水泥、华茂牧业、丹凤葡萄酒厂等骨干企业扩产达效。积极落实中省市减税降费、援企稳岗、小额信贷等一揽子举措,开展惠企政策“应享尽享”排查,推动政策精准滴灌、直达快享,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,推进全县工业经济稳定发展。二是狠抓新建项目达产达效。围绕新材料、电子信息、服装三大工业产业,全面加快年产500万吨骨料机制砂资源综合利用、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、五谷源核桃精深加工、鹤秦服饰无菌生产车间等工业项目建设,促进尽快投产达效,培育更多新的产业增长点,全力做大工业底盘。狠抓矿业“五化”建设,加快皇台铜矿、秦兴石墨、宏岩铁矿等现有矿山企业有效整合,推进矿产企业转型升级。积极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整合升级,加快现代材料产业园、新型建材产业园及标准化厂房建设,完善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,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。三是狠抓规上企业提质增效。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,加快招引和培育一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和行业领军型企业,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、质量双提升。按照“保在库、个转企、小升规、企规范”思路,持续做好现有企业摸排梳理,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,落实包抓责任,实行“一企一策”定制化帮扶,推进“五上”企业应纳尽纳。大力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,完善内部治理结构,规范生产经营行为,不断提升县域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
u=1666096762,1564920233&fm=253&fmt=auto&app=120&f=JPEG.webp.jpg

       三、把旅游三产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

       我县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要立足现有基础和资源禀赋,不断优化空间布局,突出项目带动,创新产品供给,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的层次和水平,努力把旅游三产打造成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。一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。抢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,加快推进棣花儿童乐园三期、丹江漂流灾毁重建等在建项目,启动两岭古村落开发项目,抓好鱼岭水寨3A级景区创建,推进留仙坪红色游、葡萄酒庄工业游以及保定、万湾等乡村游发展,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,稳妥有序做好旅游景区恢复开放准备,加大现有景区宣传推介,策划一批参与性、体验性文旅项目,规范农家乐、民宿运营,促进旅游市场快速复苏。二是激发三产消费活力。大力实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,用好一揽子促消费措施,围绕汽车、家电、家居等大宗商品和餐饮、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展促销,抓好家电“以旧换新”和家电下乡活动,推动消费市场稳定向好。积极搭建农特产品展销平台,用好直播带货、短视频带货等方式,做好产品销售和宣传推介,大力发展网红经济、夜间经济、地摊经济,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。三是做大中药康养产业。立足生态、资源、区位优势,坚定不移推进中药康养产业发展,抓好新雨丹中药科技产业园、金山养老公寓等后续运营,启动老年养护院、田园养老服务中心建设。实施“乡村全域成景”建设,在保留秦岭山水特色和原生态基础上,引入产业、文化和管理资源,打造餐饮民宿、休闲农业、户外露营等新业态,持续抓好葡萄酒、天麻、山茱萸等保健食品开发,定期举办康养产业信息发布会,不断唱响“中国康养名县”对外知名度。

u=3996288322,3216166108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.webp.jpg

       四、把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

      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”。我县作为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,推动高质量发展,必须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重中之重,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。进一步落实好防返贫监测预警、动态帮扶和问题排查整改等长效机制,扎实做好脱贫不稳定户、边缘易致贫户、突发严重困难户的日常监测和帮扶工作,及时排查解决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和安全饮水等突出问题,坚决守住不发生返贫致贫底线。全面落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措施,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积极做好国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,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。二是加快发展优势产业。围绕食用菌、核桃、畜禽养殖三大特色农业产业,抓好基地建设、品质提升、链条延伸、产品开发、市场营销等工作,加快鑫垚食用菌产业园、鑫惠霖仔猪繁育基地、肉鸡产业提质增效等项目建设,不断提升产业规模、质量和效益。积极发挥华茂牧业、永福工贸等链主企业作用,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工程,招引一批骨干企业和产业链关联企业,持续推动优势产业链条化、集群化发展。三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。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,积极争取项目、资金、土地、人才等倾斜支持政策,全力推进竹林关、棣花2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和2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,打造一批高水平、有影响的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样板。以“两边一补齐”行动为抓手,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,加快推进丹景路、蔡窑路改造,巩固省级“四好农村公路”示范县创建成果。按照“抓城带乡、抓镇促村、抓线扩面、抓点示范”的思路,扎实开展“一拆两清三改四提升五建园”活动,持续掀起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热潮。

       五、把城镇提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

      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,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”。要积极落实城乡规划,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,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,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。一是科学编制城镇规划。严格落实《县城建设管理导则》,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、专项规划及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,科学布局分区,着力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、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、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。积极开展村庄规划试点,高质量编制“多规合一”村庄规划,着力提升乡村整体形象。严格规划管控,充分发挥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引领作用。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建设。深入实施“312”工程,启动智慧丹凤、西环路片区开发、汽车产业园、沉浸式市场公园等项目建设,加快路桥公司片区开发、江滨南路提升改造、龙驹大街西延等项目,抓好惠达·丹悦府、龙驹壹品、紫苑尚府等商住房开发。抢抓城镇建设机遇,再谋划建设一批小游园、小微绿地等口袋公园。加快推进全域污水处理PPP项目,完成铁峪铺、武关等7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,启动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。三是提升城镇管理水平。深入实施“两拆一提升”和“城镇建设管理提升年”活动,持续推进违法广告、楼顶违法露台拆除工作。严格落实12条示范街路和16个社区网格化管控责任,下茬整治乱占滥建、乱排乱放、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,坚决遏制城区乱象。持续加强市场监管,合理划定便民服务区域,全面规范小摊小贩、“五小”行业等秩序,推动废品收购、车辆清洗维修、活禽宰杀交易等行业划行归市,持续提升城镇管理水平。

       六、把社会治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

      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,提升社会治理效能”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,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,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。一是创新加强社会治理。围绕政府债务、财政金融、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,健全完善源头预防、排查预警、多元化解等机制,扎实做好各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,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。大力推行“人盯人+”基层社会治理模式,建立扁平化管理机制,推动社会治理向最前沿、最末端延伸。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,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。二是从严抓好安全生产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“1598”行动,聚焦城镇燃气、危化物品、道路交通、建筑施工、食品药品、森林防火、自建房整治等重点领域,全面排查风险隐患,切实消除监管漏洞。按照“三管三必须”要求,加大执法检查力度,敢于动真碰硬,拿出实招硬招,从严打击处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,切实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,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。三是牢牢守住生态底线。持续加大“双查”力度,全面落实有奖举报、损害者赔偿惩罚、五部门联合快查快处“绿色通道”机制,联动打好摸排、研判、打击、处置“组合拳”,强力整治各类破坏生态违法行为。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抓好丹江河、老君河等重点水系治理,实施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,抓好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。抢抓国家推进双储林建设重大机遇,加快推进2个双储林项目,做好沟通对接和合作洽谈,尽快启动建设。(作者郭安贵系丹凤县县委书记)


本文来源:商洛政府研究

我要说两句
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相关阅读